闽南“食福”习俗。 龙文区委宣传部供图
据龙文区开漳圣王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建生介绍,“‘食福’这个民俗活动一年一度。相传公元670年,开漳圣王陈元光祖母魏太母驰援陈政,正月十一,魏太母途经荒无人烟的檀林时,曾在福山上宰杀生猪设坛祭天祈愿。天公拜完之后剩下来的肉,就分给围观民众吃。”
“后来一支陈氏族人从北溪迁移到檀林后,便延续魏太母的做法,并继续以农历正月十一为期,在福山祭天祈福,并将煮熟的咸肉及肉汤分给族人,取名‘食福’,也叫十一福。据传,闽南的‘食福’习俗便是从这里衍生出去的。”陈建生说。
闽南“食福”习俗。 龙文区委宣传部供图如今,每年正月十一,檀林社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“食福”民俗活动。其间,村民将“福猪”引上福山,宰杀、煮成咸肉后,切块分成多份。祭天后,连同4口大锅里的“福肉汤”分发族人以及自愿参加祭祀的外嫁族人和外地人,一来祈愿国泰民安、共享福气,二来也是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父亲陈政、祖母魏箴。
据悉,檀林正月十一“食福”的民俗活动已于2008年被列入漳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(完)
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系列动画(一)沼气是把“双刃剑”,安全用气要牢记****** 编者按: 为及时摸清农村沼气设施“家底”,加大对农村沼气生产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,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、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、中国农学会策划制作《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系列动画》,包括户用沼气安全篇、废弃沼气池安全处置篇和沼气工程安全篇。将模拟多种场景,解读沼气安全生产、使用及处置方法,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,消除安全隐患。 发展农村沼气为广大农户提供了优质清洁能源,但沼气中含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,同时具有易燃性,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发生火灾、爆炸,造成生命财产损失。因此,正确管理农村沼气设施至关重要。如何安全使用沼气?有哪些知识点需要牢记? 第一,沼气灯、灶具和输气管路旁严禁堆放易燃物。一旦发生火灾,要立即关闭气源总开关,及时把火扑灭。第二,必须采用火等气(电子点火)的点火方式。关闭时,要将开关拧紧,防止跑气、漏气。第三,输气管道要常检查,如果漏气,要及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。 总 监 制 付长亮 包书政 总 策 划 廖丹凤 战 钊 编 导 张 楠 王长海 武玥彤 谢 芸 赵清建 张 蕃 专家指导 邢可霞 徐文勇 罗 娟 潘君廷 叶炳南 出 品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